/. 植物園組呂勝由2011.06.15


得來不易的日本楨楠


如果沒有朋友們的鼎力相助,如果沒有取得日本楨楠的果實,如果沒有預先培育苗木並且栽植在植物園,我肯定無法畢業取得博士學位。如今回想起來,我以一顆感恩的心,敘述這一段得來不易的日本楨楠植株及難以忘懷的友情故事。


筆者於8281619日初次在石垣島採集時,在友人深 石隆司 先生(生物學家)陪同下,第一次親眼看到了日本楨楠,覺得它與台灣的大葉楠及假長葉楠不太一樣,值得研究下去,弄個明白。


為瞭解日本楨楠與台灣楨楠屬植物之親緣關係,8662329日,筆者再度隻身前往琉球群島採集,時值果實成熟期,在琉球大學一位熱心的教授及石垣島的深 石隆司 先生協助下,分別在沖繩、石垣、西表島採集到日本楨楠的果實及枝葉標本,並且順利育苗成功,有2株日本楨楠苗木,種原為沖繩及石垣島各1株,目前栽植於台北植物園民俗植物區 (竹區),做為長期的觀察。民國974月及8月,日本東京農工大學福嶋 司教授,又寄來高知縣日本楨楠的花、果材料,並育成苗木。福嶋 司教授為十分友善的一位日本友人,先前曾經一起調查過台灣的台灣山毛櫸生態,合作愉快,因此聽到筆者緊急的需求,立刻請他在高知縣的學生寄來新鮮的日本楨楠材料,使得研究工作能夠順利進行,功不可沒。


民國8897年,筆者在中山大學生科所攻讀博士學位,論文題目為「台灣楨楠屬植物系统分類之研究」。由於日本楨楠的材料順利取得,植物形態研究的部分,問題相對較少。DNA分子生物學之研究就十分不順利,一方面因為二次代謝物的干擾,DNA萃取的工作難度很高,後來利用稀釋的方法,及採取栽種在民俗植物區新鮮的日本楨楠材料才獲得解決,因為乾燥過的材料很難萃取DNA;二方面因為可用於區分分類群的引子(Primer)選取困難,前後試過近20組的引子,都得不到好的結果,白白耗掉不少時間,一度想放棄分子生物學研究部分,但心有未甘。


一直到最後一年的五月才獲得突破,因為有找到一篇酪梨的相關研究報告,在 周俊男 先生、 王雅芳 小姐的協助下,利用開花基因(AG1)的片段,終於把日本楨楠與台灣楨楠屬植物成功的區分開,可真是讓我吃了一顆定心丸。緊接著在 尹華文 博士及 馬復京 先生的大力協助下陸續完成化學主成分分析及同位酵素的分析研究。綜合形態學、分子生物學、化學主成分析、同位酵素等研究結果,證實台灣沒有原生的日本楨楠,也證實日本楨楠與台灣原生的假長葉楠及大葉楠為不同種植物。在謝卉婷、 郭鳳琴小姐幫助下,好不容易在九十七年七月底以前完成論文撰寫,並趕在 七月三十一日 最後期限,通過論文口試,終於有驚無險的搭上畢業的末班車。這真是難忘的一日,如今回想起來,還心有餘悸能夠順利畢業,我要特別感謝那些曾經熱心幫忙的朋友,深深地銘記在心,也祝福您,朋友!


日本楨楠Machilus japonica Sieb. & Zucc.常綠小喬木至中喬木,徑30-50-70)㎝,小枝粗壯,紅褐色,具皮孔,徑3.5-5-6)㎜。冬混合芽具覆瓦狀排列的鱗片,卵形,長1.4-1.61.5)㎝,寬1.0-1.11.1)㎝,鄰芽光滑或近光滑,新芽苞和嫩葉帶淡綠色。葉橢圓形至狹橢圓形,長10-1315-17)㎝,寬3.3-44.4-5)㎝,薄革質;先端漸尖或銳尖,基部銳尖至楔形,全緣,上表面光滑具光澤,下表面蒼綠色;初具細毛,後轉為光滑;中肋於上表面凹陷,於下表面突起;第一側脈9-1112-13)對,平鋪於中肋兩側,小脈於上表面不明顯,下表面則稍顯著,網狀;葉柄粗壯,長1-3㎝。花序與新葉同時萌發,頂生,聚繖狀圓錐花序,花序長9-10㎝,花梗長5-10㎜;花被筒短,約0.35㎜,外面被略貼伏的細毛,內面被髥狀毛;花被片6裂,分成兩層,外花被近光滑,較狹窄,長3.5-4.5㎜,寬1.0-1.1㎜;內花被片被疏毛,較大,橢圓形,長3.9-4.0㎜,寬1.4-1.5㎜,全緣或邊緣有細毛;完全雄蕊9枚,雄蕊常3.3-3.6㎜,花絲長2.1-2.3㎜,花藥1.2-1.3㎜。第一、二輪雄蕊不具腺體,花絲光滑基部有鬚狀毛,花藥4室,內向;第三輪雄蕊具腺體,光滑但基部有絨毛,腺體一對,近基部兩側,腺體長1.2-1.4㎜,花藥朝外;第四輪退化雄蕊,箭頭狀,長1.0-1.5㎜;雄蕊長2.8-3.1㎜,子房卵形,長0.8-1.0㎜;花柱光滑長2.0-2.1㎜;柱頭頭狀小形或不明3裂。果序軸亮紅色,粗壯,徑2-2.5㎜。果實球形,成熟時紫黑色,徑1.0-1.2㎝,具宿存反摺之花被片,果梗紅色,寬1.2-1.5㎜。種子徑0.7-0.80.75)㎝。


分布:日本南部、琉球群島和南韓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植物園第二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